3939
8-10岁是孩子人格的形成阶段。此时的他们已经有了独立的思想,有自己判断是非黑白的标准,家长在这时期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学着尊重孩子的决定,为孩子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条件。
8岁儿童心理教育
1、不过分限制,多接纳引导。孩子逆反时,可以提供两个选择。比如,与其命令孩子“马上睡觉”,不如换成可供孩子选择的问句:“咱们是现在上床,还是5分钟后上床?”
2、放弃“专制”,多些商量。试着逐步将自主权交还孩子,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引导其朝正确方向前进。比如对于培养兴趣,孩子不喜欢弹钢琴,父母可以商量,看有没有别的爱好。
3、改变互动模式,化解对峙。孩子出现问题,更多是习惯不好所致。比如该做的作业不做,看书时惦记着玩。父母要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可以一起制定生活起居、娱乐等时间计划。
4、给予信任,平等对待。家长要做孩子的坚实后盾,保持亲密而“有间”的关系;平等对待,支持孩子独立尝试,在其失败时给予鼓励、安慰。
03-10 阅读全文>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这是因为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对性的心理特点,这能方便家长更好的因材施教。比如在教育8岁儿童时,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个时候正在上一二年级,专注力很差。此时家长就能有意无意的培养孩子的习惯,以及专注力。
8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8岁儿童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时候的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
他非常想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他对好与坏的观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建立起是非观念。
在此之前,孩子对“好”与“坏”的判断来自于父母“准许”或者“不准许”。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
同时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
12-16 阅读全文>
7岁儿童已经开始出现叛逆现象了,家长在教育时不仅要了解他的心理特点,还要学会尊重他。在平时家长最好不要带着负面情绪去教育孩子,这并不利于沟通,还会让他越来越抗拒。而是要使用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7岁儿童心理教育方法
1、无条件的爱
父母无疑是爱孩子的,且这种爱不该被附加任何条件。它可以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并学会爱自己和爱他人。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无论长相美丑,功课好坏,父母对他的爱都不会改变。
2、鼓励法
7岁儿童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家长就要经常鼓励孩子,他通过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
12-13 阅读全文>
男孩子在8岁就是“讨人嫌”的年龄阶段,但是家长也是需要注意自己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的,不要觉得孩子表现的大大咧咧,就认为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还是要注意8岁男孩的心理状态,这样也就能更好的给予教育了。
8岁男孩的心理及教育
首先,他们会对抗家长,表现为不听话
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孩感觉自己具备了很强的能力,觉得父母管自己也是很多余的。所以,当看到父母还把自己当两三岁的孩子那样来呵护并进行管束,告诉自己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慢慢的就会出现很强的逆反心理,这时就要会表现出与父母对着干,你不让我这样,我偏要这样。
其次,喜欢自言自语,容易情绪化
这种“长大了”的感觉会控制着8岁的男孩字的情绪,他们的内心也会存在一种傲视周围人的感觉。而就是这种感觉,他们不仅会不太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也就会开始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与自己对话,同样也就会陷入这种情绪化的状态中。孩子也就会对家长发脾气,并且表现的暴躁和易怒。
12-02 阅读全文>
孩子在这个年纪,家长会发现孩子已经变得不那么听话了,比如早上的时候不再愿意穿妈妈准备的衣服,买东西的时候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其实都是孩子自主意识的体现证明孩子即将进入叛逆期初期,所以在这个时候对8岁女孩的心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8岁女孩的心理教育
1、多跟孩子进行沟通
这个时间孩子很容易因为父母教育不当导致心理问题。建议家长可以跟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不要随意的打骂孩子,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对其合理的需求可以适当满足,对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适当的阻止,应该保持孩子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
学着尊重孩子的决定,如果孩子有了缺点、错误,不要不分场合一味批评。孩子知识增长、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要给以鼓励和赞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多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
10-14 阅读全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都是从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深刻的塑造了子女的人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决定性作用。
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一、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
孩子会受到家庭环境的种种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健康的环境对儿童心理才会有健康的影响。
第二、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教会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孩子们观察世界,同时认识着世界的时候,他们的眼中最常见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正表达着他们自己的人生态度。孩子无条件认定和信赖的是父母,无意识的模仿父母。
01-10 阅读全文>
一般孩子撒谎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为了避免惩罚或责备,第二种是因为想获得别人的注意或赞扬。通过撒谎,孩子可以获得某种利益或者避免某种不利的结果。
8岁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
1、犯错后害怕被训斥或惩罚。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撒谎的原因时说过:“撒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哲学家罗素也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确实如此,当孩子犯了错,有过几次被训斥、被惩罚的经验,再犯错误后,人的本能保护主义,就容易促使他捏造谎话来掩饰错误。
2、受大人言行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如果家长有撒谎的行为,孩子也会效仿。所以,当孩子说谎,父母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的榜样。告诉孩子要说“实话”,然而,当领着孩子坐火车时,却要求孩子故意曲腿来逃避买票。这本身就是在教孩子撒谎。
3、为了取悦父母。中国的父母往往都有一种“生存恐惧症”,折射到孩子身上,就是高期望、高要求、高目标,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家长就会很高兴,甚至到处炫耀,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就会嫌弃孩子,训斥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就摸清了父母的心思,为了取悦父母学会了说谎。孩子涂改分数就是最好的一个事例。
4、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有些孩子因为各方面表现平平,很少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在同学中也不引人注目,他们内心特别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艳羡的目光,于是,就学会了说谎。比如8岁的小佳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孩子,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谎称假期父母带他去国外看了大海,还坐了飞机和大轮船,同学们都围着他好奇地问这问那,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他得到了一种重视和存在感。
11-15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华体会体现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