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体会体现  >  问答中心  >  高三的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事情

高三的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事情

3344

高三是孩子离高考最近的时间,高考也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选择,而家长这时候对孩子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我们不能将自己的焦虑情绪传达给孩子,要让孩子以冷静的心态去进行学习,那么高三的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事情呢?

高三的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事情

1、家长要把学习权交给孩子

高考复习,是一种自主性极强的活动。随着考试的临近,老师都会适当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给学生以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老师尚且如此,高三父母更需提倡减少对孩子的学习的具体指导。

高三的家长应当使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只有当孩子认识这一点,才能不等不靠,加倍珍惜学习的机会,而越发投入,学习也更有收获。

2、熟悉孩子各种情况

11-18 阅读全文>

寒假家长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孩子寒假了,这么长的寒假可不能浪费,首先家长要帮忙孩子制定寒假计划,内容应该包括完成寒假作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有就是要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等,当然关键的是家长要带好头,督促孩子按照计划落实。

寒假家长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一是要利用寒假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孩子的行为习惯大多数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寒假虽然短,却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寒假一日活动安排表,督促孩子自主完成,要引导孩子按时作息,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主动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习惯;要依据孩子的运动爱好,定时陪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二是要让孩子利用寒假有计划的读一些书。阅读是开阔孩子视野、开发智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三是为孩子策划一项综合实践活动。这类活动设计要依据孩子的爱好和特长,结合家庭生活的特点,让孩子喜欢做,而且能够独立做好,家长只是在一旁为孩子加油鼓劲。

01-20 阅读全文>

在如今的社会中,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他们学习优秀,有要求他们有优秀的思想三观,能把所学知识贡献社会。因此在培养孩子方面,给很多的父母带来巨大的挑战。那么作为家长想要培养出一个人才,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作为家长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1、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多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2、多和孩子一起外出

在节假日的时候,家长要多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上街购物、下地干活,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性情。同时也要陪孩子多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适机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01-09 阅读全文>

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当父母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一定要努力的去纠正孩子这种错误的行为,不能让孩子去拿捏父母,这样会害了孩子。

孩子拿捏家长是什么心理

1、自主意识发展时期

这个时候的孩子,其实他们特别想表现出来自己的想法,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性也变得强烈,所以有时候越是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做,他们越是想拧着相反的方向去做。

2、处于叛逆时期

这个时候的孩子属于叛逆时期,越是家长要求孩子怎么样去做,他们越是想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这也是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心理表现。

11-15 阅读全文>

家长一直打骂孩子会造成孩子的厌反情绪,孩子被打皮了,打就没有作用了,会让孩子变得叛逆,更加不好管教。而且一直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心里负担,让孩子失去信心,不爱沟通,造成性格内向。

家长打骂孩子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心理阴影。家长越是打骂指责,孩子就越是害怕父母,想要逃避,孩子的心理阴影也就在无形之中生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影响到孩子的将来。

2、暴力倾向。打骂孩子,孩子只会一时表面服从,心里反感,其至也学着以打骂对待别人。

3、影响成长发育。孩子的身体要经常被打到,对发育不好。身体分泌恐惧和害怕的因子,抑制有益因子。长期在恐惧情绪下长大的孩子,要比在和谐有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生病。

4、扭曲性格。用这种方法,不但不能把孩子教育好,反而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养成自卑、胆小、孤僻、撒谎等不正常的性格。胆小怕事、没有自信心、做事没有主见、情绪不稳定、别人的感受不会很在意。也可能,胆大妄为。

10-18 阅读全文>

高三的孩子不想上学,肯定有原因,作为家长要帮他寻找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帮他解决问题,并说学习的重要性,高考的重要性,并鼓励他努力学习就好了。

孩子上高三不想上学了家长怎么办

1、父母引导孩子放松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放松,接受这些问题,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现实的评价,这可以帮助他们的孩子感到无能为力,找到希望和动力,然后重建他们的信心。对学习的厌倦感会减轻。家长应多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报纸、杂志和专业书籍,提高教育水平,缩短与孩子的距离,帮助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

2、教孩子自我定位和评价

家长应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和评价,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学业成绩能达到什么程度,是否有改进和进步的空间。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只会让你感到学习无望。只有明确目标,接受允许的进步和倒退,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态度,增强自信。

09-13 阅读全文>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是孩子自主行为的表现,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敏感期。想从大人管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时如果认为孩子不乖,强迫孩子按着大人的意愿去做事就大错特错了。

孩子不听家长的话是什么原因

1、对孩子没有良好的表达情绪,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能会认为孩子不听话,或者是在生气,家长们没看到孩子。其实很多家长会通过自己对孩子的表达方式,来判断孩子是否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那么孩子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2、孩子受到威胁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使用暴力来让孩子屈服,这是不正确的。这种棍棒教育的方式不仅会让孩子更加抗拒,甚至还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让亲子关系变得非常糟糕。

3、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家长们的期望值过高,让孩子会产生压力,甚至会打击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导致他们的反抗。

4、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好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用自己高高在上的语气去教育孩子,这种方式并不有利于孩子。相反,孩子是会比较有主见的,家长也会更加急躁,对孩子的行为非常生气,而且会把孩子关在屋里。

09-04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华体会体现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4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