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7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表现得懒散、没有目标,不能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甚至不愿意去学习,其实这都是因为孩子缺少内驱力。父母对这种行为表现得很担忧,想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那么孩子为什么没有内驱力呢?
孩子为什么没有内驱力
1、来自家长“超限效应”的影响
超限效应指的是由于作用时间过久、刺激过度而引起的心理逆反现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劝说孩子写作业,第一次说的时候,孩子还会听一听,但随着家长不断反复,孩子反而会觉得不耐烦,即使是原本想做的事情现在也不想做了,对任何与学习相关的事都提不起丝毫的动力。
2、 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的肯定
很多家长信奉采取严厉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成才,父母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得做什么。父母过度控制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立着大大小小的规矩,却不肯给孩子肯定和赞扬,这不仅让孩子没有自由,也让孩子的学习压力更大了,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
11-21 阅读全文>
安全感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对于家长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就像前几天朋友哭丧着脸来问我“孩子为什么没有安全感咋回事啊?”其实我之前也有这样的困扰,只不过后来经过自己耐心的研究把这个问题攻破了。所以,今天我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家长朋友。
孩子为什么没有安全感咋回事啊
首先,家庭财务状况对孩子的安全感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孩子的安全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有些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在孩子面前,父母不会表现出对经济的压力、焦虑和担心,所以他们也会给孩子安全感。在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中,父母会习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自己经济状况的焦虑,这会给孩子一种不安全感。
其次,是最常见也是几乎每个家庭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家庭生活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
家庭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础。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是他生活的楷模。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间的冲突,孩子会感到极大的不安与畏惧。
07-22 阅读全文>
孩子为什么没有安全感?其实归根到底和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在知道孩子没有安全感的原因之后一定要对自己做一个反思,明白孩子的真是想法。
孩子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1、家长经常对孩子使用暴力语言
这里说的暴力,不是责骂,而是比责骂更令孩子害怕的语言。许多家长会在孩子哭闹或者有要求的时候,说:再闹,我就不要你了。再不听话,我就把你关到外面去……
孩子的世界里,除了你,还是你,别无他物。你可以想像一下,他这时的心里有多少恐惧。你每一次的重复诉说,都会在他这里形成伤害,时间久了,他的安全感就会降低。
那些幸福的孩子的父母,从不说这样的话。
07-20 阅读全文>
我们都知道上进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有了上进心孩子才会愿意往更高的方向发展。我们也相信家长们教育孩子的初衷也是希望孩子可以发展的更好,那么面对孩子没有上进心,家长应该考虑孩子为什么没有上进心呢?
孩子为什么没有上进心
1.包办
喜欢替孩子做一切事情是大多数父母的习惯,总是借着要给孩子好的生活,于是替孩子打理好生活中的一切琐事。
包办还容易让孩子有依赖心理,那么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有"靠山"了,当然也就不会那么的勤劳了,懒惰是父母包办的后遗症。
2.没有好的榜样
04-08 阅读全文>
孩子上课不自主的走神,可能是有别的事情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让他走神了,或者是他心里有什么想法排解不出来,容易想事情,这个时候,一家长一定要做沟通,然后问问孩子有什么想法。
小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发呆是为什么
1、注意力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教室外的声音、飞鸟等,导致上课期间分心。此时家长可以尝试引导孩子学会集中注意力,通过奖励机制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
2、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孩子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可能会产生厌倦心理,从而表现出发呆的行为。对此,家长可以与老师沟通调整教学方式,或帮助孩子寻找感兴趣的科目进行学习。此外还可以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等。
3、情绪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绪问题,如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等,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会导致孩子上课时发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寻找解决方法。
小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影响
11-18 阅读全文>
对于让不让小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关键在于适度,如何能做到适度,依赖于和谐的亲子关系。玩手机不是完全不可以,但要家长要规定玩手机的时间、玩的内容,还要看孩子的年龄。
为什么不让孩子玩手机
我认为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主要是三点原因:
1、认为手机会给孩子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担心眼睛近视,内容不健康等等
2、自己懒惰,这些家长其实也知道手机等电子产品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不可避免,甚至孩子成长有时也离不开。但不能做到陪孩子一起看,帮孩子甄选内容,控制孩子的查阅时间。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优势由于自己的懒惰被刻意忽略。
3、“堵”是最为简单的方式,由于电子产品的一些天然弊端,及家长自己偷懒行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让孩子看,少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封死手机,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
11-13 阅读全文>
这个问题应该和孩子的生长环境有关系。俗话说“母慈子孝”。有孩子打骂父母,首先我们应该考虑一下孩子打骂父母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父母做的事情有失公允。如果父母对孩子一味地苛责,甚至对孩子非打即骂,那么孩子遇到对父母不满意的事情也会对父母进行打骂。
孩子为什么打父母
“身教重于言传!”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首先要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我分析了以下几点:
1、孩子过惯了“蜜罐里”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啥买啥!家务活基本不会做。这样打着“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久而久之,导致了孩子价值观的扭曲,认为这些本来就应该是父母来做的!过度溺爱是一种伤害!
2、家庭氛围和“家风家教”存在问题,在家庭里缺少“道德教育”,“孝道文化”…等品德思想的灌输和引导!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孩子缺少品德教育、道德教育、孝道文化、尊老爱幼……等思想的匮乏,容易造成思想的扭曲!
3、缺少关爱,经常生活在“大吼大叫,打骂指责”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受到冷落,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只感到孤独、压抑甚至“仇恨”。心里的情绪好比“弹簧”,压的越低,反弹的越高!
10-17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华体会体现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41